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欧亚观察

亚欧观察 | 第四十八期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
  

1.乌兹别克斯坦将启动价值50亿美元的能源项目并推动18个行业转向自主供电

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新闻中心通报,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6月23日听取了关于为大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能源"措施的汇报。

预计到2030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将超过4100万,经济总量将达到2000亿美元。这将显著增加能源需求,因此政府正采取措施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

当日,汇报中介绍了当前项目和近期计划,主要优先事项是发展发电、现代化改造和提高能效。到2025年底,乌计划投运12座太阳能发电站、4座风力发电站和12套储能系统,总投资额超50亿美元,总发电量约为90亿千瓦时。此外,还将启动11个新项目建设,总投资72亿美元。

在扩大发电能力的同时,总统指示重点关注减少能源损耗和安装节能设备,特别是在大型工业企业。会议指出,乌国18个经济部门占全国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仅水利系统的水泵每年就消耗65亿千瓦时,为解决这一问题,计划对12台大型水泵进行现代化改造,并配套建设75-1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及50兆瓦的储能系统,这将使水泵的年能耗降至45亿千瓦时。首批此类项目将在输水成本较高的卡尔希干渠实施。石油天然气行业也计划采用类似方法,将通过建设240兆瓦的光伏电站和300兆瓦的储能系统,每年可额外发电至少6亿千瓦时。

会议还审议了将18个最高耗能行业转为自主供电系统的措施,以及在社会机构中使用太阳能的方案。副总理贾姆希德·霍贾耶夫此前表示,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到2030年将发电量从840亿千瓦时增加到1350亿千瓦时,并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五倍以上,从4吉瓦增至20吉瓦以上。

1 美元约合 7.17元

https://www.gazeta.uz/ru/2025/06/24/energy/


2.哈萨克斯坦携手中国发展氢能产业,瞄准欧盟市场

据哈通社5月26日讯,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伊利亚斯·巴赫特詹在议会下院会议上介绍了该国氢能产业制度基础的建设工作,并表示正积极推进中哈在该领域的合作。

巴赫特詹表示,能源部正在积极推动《2030年前氢能发展构想》。该文件计划启动一系列试点项目,用于测试技术、吸引投资并建立行业规范和技术基础。

巴赫特詹指出:"我们计划在2026年实现氢能在燃气轮机装置中的应用,2027年在公共交通中引入氢能,2028年建设首批加氢站。"

该领域的首个大型项目是由德国Svevind能源集团支持的Hyrasia One项目,目前正在曼吉斯套州推进。副部长指出:"该项目计划建设总装机容量4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设施,年产绿氢200万吨或氨1100万吨。"目前已完成前期工程设计,正在开展为期两年的环境评估,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创造1800个就业岗位。

能源部还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工作,特别是与位于阿斯塔纳的氢能外交办公室建立了对话机制,并就供水、污水处理、氢能运输及氢气出口欧盟的潜力等问题进行研究,相关技术层面的讨论此前已在专家层面展开。

他特别强调了与中国的合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涉及氢能生产本地化、工程总承包(EPC)合同以及建立氢能产业集群。双方已签署了关于建立氢能联合实验室的备忘录。

https://www.inform.kz/ru/kazahstan-razvivaet-vodorodnuyu-energetiku-s-uchastiem-kitaya-i-orientirom-na-es-0ba05a


3.迈向一体化新阶段:欧亚经济联盟明斯克峰会主要成果

据“今日欧亚”6月28日报道,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主持下,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于6月27日在明斯克独立宫举行。

卢卡申科于会上指出,欧亚经济联盟已顺利度过初创阶段,展现稳定的发展势头。去年,联盟GDP增长近4.5%,总量超2.5万亿美元,工业生产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

据统计,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GDP总值总和达72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涵盖人口逾40亿,达全球人口半数规模。卢卡申科强调若能正确利用这一潜力,将会取得可观成效。必须继续以欧亚经济联盟的国际定位作为努力的优先方向。

卢卡申科强调,欧亚经济联盟有望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核心平台,使联盟的经济潜力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东盟、“全球南方”和“全球东方”等合作机制实现对接。他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即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市场的运作、工业潜力的发展和粮食安全。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会议,表示准备深化与联盟的经济联系。他强调伊朗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成员国及其伙伴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伊朗准备在上述协定框架下加强与联盟在运输、能源及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他特别强调了金融主权的重要性,提议通过欧亚开发银行为联合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提供资金,并将本币结算系统推广至包括伊朗在内有意参与的观察国。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高度评价白俄罗斯担任主席国期间的工作,将与欧亚经济联盟加强合作视为乌国对外经济政策中合乎逻辑且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方向,并表示已准备好扩大与联盟的务实合作。在作为观察国的四年中,乌兹别克斯坦与联盟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80%,达180亿美元。得益于工业产品的出口,出口品类大幅扩大,合资企业数量扩大两倍。米尔济约耶夫提到,2025年3月,乌国与联盟举行的第四次联合工作组会议期间,双方就消除相互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发展工业合作及激励商业创新等措施达成一致。自此双方开始实施新的三年合作计划,涵盖约40项具体措施。在重要联盟倡议中,他特别提到货运数字化、电子商务发展、共同应对气候议题,以及“欧亚农产品快运”项目。总统指出,乌国与联盟合作的重点包括:1.接入联盟的技术监管数字系统和交通走廊生态系统;2.参与统一口岸信息系统;3.通过中小企业支持计划和欧亚工业合作网络平台发展产业合作;4.启动与联盟的农业合作计划,引入先进农业技术,.扩大“绿色通道”;5.在劳务移民领域深化合作,包括推动职业标准接轨和加入“无国界就业”平台。

会议最后,欧亚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金塔耶夫总结了在明斯克举行的欧亚经济论坛成果:1.在贸易政策方面,各国领导人获悉联盟内商品数字标识系统的发展情况;2.在工业领域,建立了联合合作项目的融资机制,首批项目已获批准。同时启用了信息平台“工业化地图”,目前收录271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430亿美元;3.在农业综合体方面,通过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原则和方法,建立了“欧亚农业发展地图”信息平台,纳入257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80亿美元;4.在劳务移民领域,联盟内部签署了相互承认学位证书的协议;5.签署了政府采购中银行保函互认协议,以及与第三国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统一海关过境制度的协议;6.制定了促进成员国在旅游领域合作的若干措施,规划了欧亚联合旅游路线;7.成员国元首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第四份补充议定书,旨在填补法律监管的空白,涉及技术监管、电力、竞争和金融市场等领域。

会议最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阿联酋的《经济合作协议》和与蒙古的《临时贸易协议》。此外,还宣布与印度尼西亚的类似协议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同时正与印度、突尼斯、约旦开展相关谈判。下一次欧亚经济委员会会议将于2025年12月在圣彼得堡举行。

https://eurasia.today/news/glavnye-itogi-sammita-evraziyskogo-ekonomicheskogo-soyuza-v-minske/


4.普京称俄罗斯的未来在于北极开发

据塔斯社6月2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通过视频连线为各地区青年中心揭幕时强调,北极地区受到高度重视,俄罗斯的未来也在于开发北极。他回顾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名言:“俄罗斯将因西伯利亚而繁荣壮大”,并指出,“现在显然,俄罗斯的未来不仅在西伯利亚,或许更大程度上在于北极,在于我们正积极开展的北极开发工作。”他表示,为保障北极地区的居住条件,必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发展创意产业。

此前普京曾指出,俄罗斯需拥有本土北极商船队,必须加强北极地区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3月26日,俄联邦国务秘书久明曾强调北极的资源储备以及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据他介绍,北极拥有超150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以及830亿桶未勘探的石油储量。随后在5月17日,普京下令更新国家北极政策基本原则和北极发展战略的相关提案。特别要求在7月1日前批准北极地区重点居民点的长期发展综合规划。

https://tass.ru/ekonomika/24381461?ysclid=mcgfnirlp6977713928

https://aif.ru/politics/putin-zayavil-chto-budushchee-rossii-za-osvoeniem-arktiki

https://iz.ru/1912196/2025-06-28/putin-nazval-osvoenie-arktiki-budushchim-rossii



编译:吴岚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01月25日。研究院旨在研究新时代亚欧地区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亚欧研究学科建设,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亚欧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院挂靠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是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指导的校级研究机构,现任执行院长为许勤华教授。